- 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
關于促進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健康發展的意見
發布單位: 汕尾市紅十字會
發布日期:
國衛醫急發〔2024〕18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健康委、發展改革委、公安廳(局)、民政廳(局)、財政廳(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局)、交通運輸廳(局、委)、市場監管局(廳、委)、廣播電視局(文化體育廣電和旅游局)、醫保局、總工會、團委、婦聯、紅十字會: 為完善人體器官捐獻工作體系,規范人體器官捐獻管理,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保障我國人體器官捐獻事業健康發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人體器官捐獻和移植條例》《國務院關于促進紅十字事業發展的意見》《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黨員干部帶頭推動殯葬改革的意見》等相關法律法規及有關政策,現就促進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健康發展,提出以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各地各部門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衛生健康工作和紅十字事業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維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美德和“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推動我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高質量健康可持續發展,助力健康中國建設,造福人民群眾。 堅持多部門合作、全社會參與的人體器官捐獻工作機制。加強部門聯動,統籌推進工作,積極動員社會力量,組織各界廣泛參與,發揮社會組織和公眾人物的影響力,形成全社會協同推進的合力。把握人體器官捐獻宣傳工作的規律,積極探索行之有效的宣傳工作方法,積極推進人體器官捐獻宣傳內容、方式、機制等創新,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協同發力,線上和線下貫通融合。堅持因地制宜,同步推進。結合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實際,將人體器官捐獻工作與無償獻血、造血干細胞捐獻、遺體捐獻等工作同推動、同部署。堅持人體器官捐獻事業公益屬性,優化器官捐獻、獲取、分配工作原則和流程,完善人道關懷機制,主動接受社會監督,確保器官捐獻全過程陽光透明,公平公正,切實維護捐受雙方的合法權益。 各地根據工作實際進一步出臺細化鼓勵人體器官捐獻的措施和保障政策,確保政策落地。進一步完善人體器官捐獻相關工作制度、標準和流程,確保人體器官捐獻各項工作符合國家規范和要求。力爭人體器官捐獻知識普及率顯著提升。人體器官捐獻理念得到社會更多認同,近5年力爭實現每年度人體器官捐獻志愿登記人數增長超過10%。力爭人體器官捐獻數量持續提高。根據各地人體器官移植醫療需求,制定本地區人體器官捐獻數量目標,實現人體器官捐獻持續增長,力爭5年內全國每百萬人口捐獻率達到8。 二、主要措施 (一)健全人體器官捐獻工作機制。 1.建立健全人體器官捐獻工作規范和流程。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紅十字會要進一步完善人體器官捐獻相關工作制度、標準和流程,切實履行意愿登記、捐獻見證、器官分配、人道關懷、緬懷紀念等方面工作職責。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要肩負起器官獲取時的見證責任,確保人體器官捐獻工作符合相關規范和要求。各人體器官獲取組織要嚴格按要求科學規范獲取器官,并通過中國人體器官分配與共享計算機系統公平公正地進行分配。 2.完善鼓勵支持和保障政策。將人體器官捐獻工作作為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立和完善組織工作體系。紅十字會會同有關部門對符合條件的器官捐獻者家庭進行重點幫扶和救助,為人體器官捐獻工作的開展提供有力保障。各地要嚴格落實人體器官捐獻激勵政策,人體器官捐獻者的配偶、直系血親及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需要進行人體器官移植手術排位等待捐獻器官時,在同等條件下優先排序。 3.形成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合力。各相關部門要加強溝通合作,建立會商機制,共同研究制定相關政策,相互通報工作信息,聯合開展人體器官捐獻宣傳動員、志愿服務、表揚獎勵等活動,推動人體器官捐獻系統性多學科協作機制的建設,形成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合力。 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負責人體器官捐獻監督管理工作,協調相關部門共同推動人體器官捐獻工作。 紅十字會依法參與、推動人體器官捐獻工作,開展人體器官捐獻的宣傳動員、意愿登記、捐獻見證、緬懷紀念、人道關懷等工作,加強人體器官捐獻組織網絡、協調員隊伍的建設和管理。 公安機關及交通管理部門負責保障運送人體捐獻器官的救護車優先通行。公安機關戶籍管理部門協助做好出具人體器官捐獻親屬證明等相關材料。 民政部門負責指導因地制宜設置人體器官捐獻人緬懷紀念設施,將符合條件的人體器官捐獻者家庭納入社會救助范圍,對符合惠民殯葬政策條件的人體器官捐獻者減免火化費用。指導慈善組織根據自身宗旨和業務范圍,積極開展人體器官捐獻相關慈善項目。 財政部門依法對人體器官捐獻工作給予支持。 市場監管部門協助推動人體器官捐獻公益廣告宣傳工作。 廣電部門負責指導廣播電視節目、網絡視聽節目加大人體器官捐獻宣傳力度,積極推動人體器官捐獻公益廣告播放。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醫療保障部門負責指導建立電子社保卡、醫保碼(醫保電子憑證)等與人體器官捐獻志愿登記信息聯動機制。 4.充分發揮示范帶頭作用。各有關單位應當按照《人體器官捐獻和移植條例》及《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黨員干部帶頭推動殯葬改革的意見》要求,鼓勵黨員干部逝世后捐獻器官。加大人體器官捐獻宣傳力度,提升本單位干部職工人體器官捐獻的參與度,積極參加人體器官捐獻志愿登記,為全社會作出表率。各級衛生健康、教育等行政部門和工會、共青團組織、婦聯、紅十字會等有關群團組織應當加強醫療衛生機構、高等學校、企業及其他事業單位的人體器官捐獻宣傳普及,鼓勵職工和師生參加人體器官捐獻志愿登記。 5.提供優質服務和保障。二級以上醫療機構要指定相應部門和專門人員為有遺體器官捐獻意愿的個人和家屬提供優質服務和保障。通暢信息報告渠道,二級以上醫療機構要及時將相關信息報告所在區域人體器官獲取組織,協助當地人體器官捐獻管理機構和人體器官獲取組織開展人體器官捐獻相關工作,并提供必要的場地、設施、設備及人員等。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應當將人體器官捐獻信息報告工作納入轄區二級以上醫療機構考核內容,指導醫療機構做好人體器官捐獻宣傳、信息報告人員培訓等工作。 (二)加大人體器官捐獻科普和宣傳力度。 1.始終堅持人體器官捐獻原則。堅持“自愿無償”的人體器官捐獻原則和理念,弘揚“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增強人體器官捐獻宣傳工作的實效性。積極開展人體器官捐獻宣傳工作,穩步提升人體器官捐獻事業的社會認知度,贏得全社會對人體器官捐獻更廣泛的認同和支持。 2.廣泛宣傳人體器官捐獻知識。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紅十字會要編寫人體器官捐獻科普材料,培訓科普宣講師資,有條件的地方建設人體器官捐獻科普館(室)。圍繞人體器官捐獻工作開展政策解讀、答疑釋惑、科普宣傳、經驗推廣、捐獻者感人故事等形式多樣的宣傳報道、媒體服務和信息發布工作,切實提升人體器官捐獻科學知識的普及率和知曉率。醫療機構應當在顯著位置及各科室宣傳欄擺放人體器官捐獻宣傳科普材料,醫療機構可利用電子顯示屏等媒介播放人體器官捐獻宣傳視頻。將人體器官捐獻相關內容納入高等教育通識課程內容,普及人體器官捐獻有關知識。同時,將人體器官捐獻有關內容列入醫學院校教材和課程,推動人體器官捐獻學科建設。 3.積極營造捐獻光榮的社會氛圍。在器官捐獻相關紀念日舉辦主題宣傳活動,通過新聞媒體宣傳報道人體器官捐獻的典型人物、感人事跡,依法依規表揚獎勵推動人體器官捐獻工作的先進個人和先進單位,開展人體器官捐獻知識“進醫院、進高校、進社區、進機關”的公益宣傳活動,營造推進人體器官捐獻工作的良好社會氛圍,促進形成有利于人體器官捐獻的社會風尚。 4.創新宣傳手段和方法。拓寬與公眾互動交流渠道,探索運用網絡新媒體平臺,融合傳統媒介,開展交互式信息溝通,傳播正能量。將人體器官捐獻宣傳廣告納入公益廣告年度活動規劃,加大在公益廣告中的投放比例,在公交、地鐵場站及交通工具內的公告欄、電子顯示屏等載體展示人體器官捐獻宣傳標語。探索人體器官捐獻志愿登記信息與電子健康碼、電子社保卡、醫保碼(醫保電子憑證)信息對接試點,在電子健康碼、電子社保卡、醫保碼(醫保電子憑證)上顯示器官捐獻志愿標志。 (三)加強和規范人員隊伍管理。 1.嚴格協調員注冊管理。各級人體器官捐獻管理機構對擬注冊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以下簡稱協調員)的人員要進行嚴格把關,依規審查擬注冊人的人事關系、專業資格等相關材料,不符合要求的人員不得參加協調員入職培訓和綜合測評。符合規定的人員應當按照《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管理辦法》有關要求取得培訓合格證書。 2.加強協調員業務培訓。各級人體器官捐獻管理機構要認真組織協調員參加培訓,結合當地工作實際開展有針對性的法規和業務培訓,原則上每年參加業務培訓不少于10個學時,不斷提高協調員的法治素養、職業精神、專業素質和工作能力。 3.加強協調員日常監督和動態管理。各級人體器官捐獻管理機構要根據當地工作實際,確定本級協調員數量,確保人體器官捐獻工作正常開展。按照《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管理辦法》有關要求,對協調員實施日常監督和考核。對工作崗位變更等不再從事協調員工作的,按程序及時注銷其協調員工作證件。做好協調員崗位設置、薪酬待遇和職稱晉升等方面保障,確保協調員隊伍健康穩定發展。 4.加強器官捐獻志愿服務隊伍建設。省級紅十字會負責本行政區域內人體器官捐獻志愿服務隊伍的建設和管理。縣級以上紅十字會至少成立一支人體器官捐獻志愿服務隊伍,更加廣泛深入地開展宣傳動員、人道關懷、緬懷紀念等志愿服務活動,提高全社會對器官捐獻重要意義的認識,努力營造全社會支持遺體器官捐獻的良好氛圍。鼓勵有關行政、事業、企業和社會組織按照有關規定建立志愿服務隊伍。 (四)提升器官捐獻信息化建設水平。各級人體器官捐獻管理機構要通過中國人體器官捐獻信息平臺實現器官捐獻宣傳動員、意愿登記、捐獻見證、緬懷紀念、人道關懷等全流程信息化管理。按照統一部署要求,應用和推廣信息化管理系統,積極組織開展信息化工作培訓,不斷提高信息化水平。完善中國人體器官捐獻信息平臺和人體器官分配與共享計算機系統數據共享機制。 三、工作要求 各地、各部門要充分認識推動人體器官捐獻工作的重要意義,增強做好人體器官捐獻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為維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作出應有貢獻。要探索建立推動人體器官捐獻工作的協調機制,加強組織領導,強化統籌部署,明確發展目標和工作任務,壓實相關部門責任,要加強對本行政區域內人體器官捐獻工作的監督和指導,切實加大工作推進力度。各地可選擇本地區若干工作基礎較好的地方開展試點,及時總結經驗做法,探索形成較為成熟的政策思路和實施方案后全面推開。要積極搭建人體器官捐獻工作交流平臺,開展人體器官捐獻和志愿服務工作交流,共享成功經驗和實踐做法。 國家衛生健康委 國家發展改革委 公安部 民政部 財政部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交通運輸部 市場監管總局 廣電總局 國家醫保局 全國總工會 共青團中央 全國婦聯 中國紅十字會總會 2024年4月28日